生態環境部部長剛釋放完信號,全國碳市場擴圍就靴子落地了。
《征求意見稿》顯示,水泥、鋼鐵、電解鋁行業將被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,2024年是首個管控年度,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。
考慮到新納入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需要經歷一段時間掌握規則、熟悉市場、提升管理能力,《征求意見稿》提出,分兩個階段推動市場建設,確保擴圍工作積極穩妥有序進行。
1 全國碳市場擴圍,水泥、鋼鐵、電解鋁三行業納入
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,在2024全球能源轉型大會上,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釋放了碳市場擴圍的信號。他表示,今年年底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除了現有的電力行業以外,還將納入鋼鐵、水泥、鋁冶煉等重點排放行業。
事實上,自從今年3-4月間,鋁冶煉行業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》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》,以及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水泥熟料生產》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水泥熟料生產》開始公開征求意見,全國碳市場擴圍就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。
9月9日,靴子終于落地,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、鋼鐵、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》公開征求意見。
《征求意見稿》總共包括6部分內容、13項重點任務,詳細規定了碳市場擴圍的總體要求、工作目標,以及一些具體的措施,比如實施重點排放單位名錄管理、開展核算報告核查、實施配額管理等。
考慮到新納入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需要經歷一段時間掌握規則、熟悉市場、提升管理能力,《征求意見稿》提出分啟動實施(2024—2026年)和深化完善(2027年—)兩個階段推動市場建設,并明確了每個階段的具體目標。
而在啟動實施階段,主要以夯實三個行業碳排放管理基礎、推動重點排放單位熟悉市場規則為主要目標。希望通過2-3年的建設運行,有效夯實碳排放數據質量基礎,提升各類主體參與能力,實現平穩啟動擴圍。
在這一階段,采用強度控制的思路實施配額免費分配,企業所獲的配額數量與產品產量(產出)掛鉤,不預設配額絕對總量,不限制企業產能,產品產量(產出)越大、配額量越多。
同時,考慮初期企業不熟悉規則、數據質量基礎不牢靠的現狀,按照類似“體驗期”式的試驗期定位,單個企業的配額盈余與缺口均控制在較小范圍內,縮小企業間配額“貧富差距”。
在管控氣體種類方面,發電、水泥、鋼鐵的管控氣體為二氧化碳,電解鋁行業的管控氣體則為二氧化碳、四氟化碳(CF4)、六氟化二碳(C2F6)。
在數據質量方面,將參照發電行業做法,要求企業對關鍵參數進行月度存證,利用區塊鏈、大數據等智能化手段及時發現異常數據。并施行“國家—省—市”三級聯審制度,從源頭對化石能源消費量等關鍵參數進行嚴格把關,將數據問題消滅在“萌芽”階段。
2 三年累計成交額249億元,僅覆蓋發電行業,市場活躍度低
全國碳市場為何要擴圍?一切還要從三年前說起。
2021年7月,全國碳市場正式上線交易,首批納入了2162家發電企業,覆蓋全國碳排放總量約40%。截至目前,碳市場已順利完成兩個履約周期(2019—2020年度,2021、2022 年度),累計成交量約4.4億噸,成交額約249億元,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,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。
經過三年的發展,市場總體運行平穩,制度體系日趨完善,數據質量全面改善,以碳市場為核心的中國碳定價機制正在形成。同時,碳市場的啟動,還極大地推動了火電行業的減排。《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(2024)》顯示,相比2018年,去年全國火電碳排放強度下降2.38%,電力碳排放強度下降8.78%。
雖然全國碳市場建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,但與黨中央、國務院的要求和期待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足。最大的問題,就是碳市場當前僅覆蓋了發電行業,參與主體高度同質化,從而導致市場活躍度低,市場機制作用未能充分發揮,與歐盟等覆蓋多個行業的成熟碳市場差距較大。
“現階段迫切需要擴大全國碳市場覆蓋范圍。”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表示,擴大行業范圍是提升全國碳市場有效性、活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。迫切需要科學合理確定不同行業的納入時間,分階段、有步驟地積極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碳排放重點行業。
因此,黨中央、國務院已就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范圍(以下簡稱擴圍)工作作出明確部署。
為了貫徹中央、國務院部署,生態環境部圍繞擴圍工作,采用企業調研、專家咨詢等方式開展深入調查研究,綜合考慮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要求、產業發展情況、減污降碳貢獻、數據質量基礎、應對國際碳壁壘等因素,對鋼鐵、建材、
有色金屬、石化、化工、造紙和航空等重點行業納入碳市場的成熟程度進行全面評估,科學確定了各行業納入市場的時間表、路線圖。
根據評估結果,建材(水泥)、鋼鐵、有色金屬(電解鋁)行業基礎條件成熟,可以從2024年度起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,屆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排放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將達到約 60%。
為什么選擇水泥、鋼鐵、電解鋁這3個行業?嚴剛表示,判定一個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條件是否成熟,要看6方面因素:
1、行業減排的迫切性
2、行業能否統籌減污和降碳
3、行業的接受程度
4、數據質量的基礎
5、行業邊際減排成本
6、國際社會的關注度
“基于這些原則,我們也進行了全國碳市場擴容成熟度分析,研究結果顯示,水泥、電解鋁、鋼鐵行業在上述各方面更具優勢。”嚴剛說。
3 未來碳價有突破200元,交易金額或達10萬億元以上
全國碳市場擴圍,也將帶來更大的市場蛋糕。
目前,全國碳市場僅覆蓋發電一個行業。根據《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(2024)》的數據,現有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,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。此次將水泥、鋼鐵、電解鋁行業納入,將新增重點排放單位約1500家,覆蓋排放量新增加約30億噸。
此前,單一的發電行業覆蓋全國碳排放總量只有40%。水泥、鋼鐵、電解鋁行業納入后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排放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將達到約60%。
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梅德文預測,未來,如果發電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、鋼鐵、有色金屬、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等八大行業全部納入,控排企業可能達到7000-8000家,甚至超過1萬家,配額則可能到70億噸-80億噸。70億噸-80億噸的配額,就相當于歐盟碳市場現在5倍的配額,交易量有可能超過500億噸-600億噸,單價則有可能超過200元,交易金額有可能到達10萬億元以上。
對比現在來看,碳市場前兩個履約周期的累計成交額約為249億元,碳市場收盤價也只是在今年4月24日才首次突破百元大關。從249億元到10萬億元,從100元到200元,全國碳市場的增長空間無疑是非常巨大的。而據上海環交所消息,9月9日,全國碳市場綜合價格行情為開盤價92.45元/噸,最高價93.41元/噸,最低價92.45元/噸,收盤價92.84元/噸,收盤價較前一日下跌0.31%。
北京理工大學發布的《中國碳市場建設成效與展望(2024)》也指出,當前,全國碳市場已建立起全流程制度管理體系,納入新的交易主體時機已基本成熟。預期全國碳市場將于“十四五”期間率先納入水泥、電解鋁等三個行業,碳市場覆蓋的企業數量由當前2200余家提升至3500余家,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由50億噸上升至約64億噸,覆蓋排放量在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占比將由42%提高至53%。“十五五”期間,則將梯次納入玻璃、造紙、石化和化工等行業。
隨著全國碳市場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,碳市場影響力將顯著提升。
原標題:全國碳市場擴圍,10萬億大市場來了